事实上,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据媒体报道,在广州队破产之前,足协高层就想到做点特别的事,全额退还巨额资金。但这一提议很快就被上层决策者否决。
他们的说法很坚决:规则一旦定下,就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更改。
这笔4亿多元的调整费,是当年广州队高价签约时支付的。三年前,时任足协主席的陈戌源看到广州队经营困难,退还了20%的钱,约合8000万元。
剩下的80%按照协议必须用于国青训练建设,广州队没有资格拿回来。
新赛季开局阶段,广州队要求退款。他们的辛苦,让足协的一些高层感到可惜,萌生了破例的念头。
去年12月底,足协向上级汇报了准入情况,并提到要全额退还调整费。结果,上面拒绝了,强调规矩已经定了,就按规矩办事。
即使退还这3亿多元,也未必能拯救广州队。三年前,这8000万多元根本没有进入广州足球俱乐部的账户,而是直接转入恒大集团还债。
广州队的债务达到了数百亿,这3亿多元根本算不上是杯水车薪。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足协作为行业管理者,不能因为想改变规则就改变规则。
调整费的用途有明确规定,必须用于青训。现在只为一个俱乐部改变规则对其他遵守规则的俱乐部来说是不公平的。
而且,这个洞如果打开了,以后各个经营困难的俱乐部都会来要钱。足协将如何处理?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广州队的解散并不是一两笔钱就能解决的。他们的问题出在母公司恒大集团身上。
恒大债务危机爆发后,根本无法支撑足球俱乐部的运营。即使收回调整费,也很难改变最终的结果。
广州队创造了中超联赛八连冠,带动了整个联赛的发展。但过度依赖一家企业的投入,将其命运与房地产业捆绑在一起,本身就有风险。
一旦恒大集团出现问题,广州队将无法生存。
如今国内足球已进入转型期,“金源足球”落潮已成定局。职业俱乐部必须学会量入为出,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政府和足协也应该反思如何建立更健康的职业联赛体系,避免再次出现“一家独大”、“一家崩盘”的情况。
广州队的灭亡给中国足球敲响了警钟。调整费能否退还是小事。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这需要足协、俱乐部和投资者的共同努力,建立规范、透明、可持续的职业足球环境。
回顾广州队这些年的经历,从巅峰到低谷,折射出中国足球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过度依赖企业投资、造血机制缺失、青训投入不足等顽症都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足协对规则的坚持,实际上是倒逼行业转型的一种态度。
这支给中国足球带来太多荣誉的球队终于倒下了。但它留下的思考和教训或许能够推动中国足球走向更健康的未来。
毕竟,一个健康的职业联赛不应该依赖于某个俱乐部的巨额资金,也不应该因为某个俱乐部的倒闭而被压垮。
足协拒绝违规的行为看似不仁慈,但实际上却是在努力维护行业秩序。建立现代职业体育体系,首先要有不能随意改变的规则和制度。
这个道理在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我们希望中国足球能够在伤痛之后重生,但重生之路不能再走捷径,而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广州队的故事到此结束,但中国足球的故事还在继续。预计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更多遵循规则、稳步发展的职业俱乐部,让中国足球重新焕发生机。
到时候,如果我们回顾今天的纠纷,或许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tghsc.com/html/tiyuwenda/9245.html